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本资源 > 校本课程 第二章 湘东地理

校本课程 第二章 湘东地理

2017年10月27日 14:31:35 访问量:7138

   第二章  湘东地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乡,要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首先必须热爱家乡。而建设家乡就必须认识家乡。为使学生从中学就开始树立起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乡的志向,我们地理教研组编写了这本《湘东地理》简明概括地介绍了湘东的优越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工农业蓬勃发展。为加快家乡的建设,每位湘东人都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片热土中建功立业。这本教材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补充部分。并在教学中实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一节 湘东的概况

一、位置面积

湘东区属萍乡市辖的一个县级区,是江西省位居中部最西端与湖南省交界的一个县级区。萍水河自东南向西北流向湖南,注入湘江,沪昆铁路浙赣段、320国道及沪昆高速公路自东向西,直达株洲,改线后的319国道自南向北从境内东南部穿过,经安源区、上栗县折向湖南,因而称之为江西的西大门。区境东北与本市安源、芦溪、上栗三县区接壤,西南与湖南省的醴陵市、攸县毗邻。地处亚热带,地处113°85′E至114°17′E,27°20′N至27°66′N之间,东西宽27.85公里,南北长38.81公里,南宽北窄,呈倒芭蕉扇关,总面积853.4平方公里,折合为1280100亩,土地面积193000亩。在全区总面积中,山地面积占20%,丘陵面积占70%,河谷滩平原面积占10%。其中耕地面积为148230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去,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农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7.2℃,年日照时数为15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无霜期长达270天左右。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石灰石、铁矿石等。

现辖湘东镇、荷尧镇、老关镇、下埠镇、排上镇、麻山镇、腊市镇、广寒乡、白竺乡、峡山口街道办事处等8镇2乡1街,总人口约40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

二、境界四邻

湘东区东与本市安源区、芦溪县、莲花县接壤,南和湖南省攸县毗邻,西与湖南省醴陵市相西与湖南醴陵接壤,北和本市上栗县交界,四周境长2218.28公里。

湘东区东线北中须与安源区行政区域境界长36.594公里。此段界线北起荷尧镇的上云村,向南到横江村,经过湘东镇的裕升村,再经泉田乡的甘泉、五里、流田村,转向东南,经湘东镇的新垅、新湄村,依次与安源区青山镇的源头、温盘、高枧、大城、彭家源村接壤。界线再往东南延伸,经麻山镇的仙峰、大山、小桥、善州、岭背,依次与安源区郊区乡的略下、里善、井冲村及五陂镇的长潭、大田、乌源村交会,两方共涉7个乡镇24个行政村。湘东区东线中南段与芦溪县行政区域境界长34.76公里。始于源并乡的源头村,至崇源、大丰村,依次与芦溪县南坑镇高田,乾村及长丰乡的张坑村接壤,经白竺乡的佛坑、太阳升、柘村,与长丰乡的张坑村、羊田、磨桥村交界。双方共涉及4乡镇11个行政村。湘东区东线南段与莲花县行政区域境界长5.694公里,白竺乡的柘村与莲花县六市乡的探坊村相连,双方涉及2个乡2个行政村。

湘东区南线与湖南省的攸县行政区域境界长49.95公里,从东向西白竺、广寒寨、东桥与攸县的柏市镇相连,双方涉及4个乡镇。此段境界亦为赣湘省界。

湘东区北线与本市上栗区行政区域境界长20.48公里,从西向东始于荷尧镇的善山,经泉陂、青云、横江、上云等村与上栗县长平乡石溪、长平、平基等村相连,双方共涉及2个乡镇8个行政村。

湘东区境界与外市县区有五个三地交会点:一为湘(湘东)、上(上栗)、安(安源)行政区域界线交会点,位于荷尧镇的上云村和上栗区长平乡的平基村与安源区青山镇的源头村交会处,其海拔315米。二为湘、安、芦(芦溪)行政区域界线交会点,位于麻山镇的岭背村和安源五陂镇的乌源村与芦溪县高坑镇的高田村三村交会处,其海拔200~500米左右。三为湘、芦、莲(莲花)行政区域界线交会点,位于白竺乡的柘村和芦溪区长丰乡的磨桥村与莲花县六市乡的探坊村三村交会处,其海拔为409米。四为湘、莲、攸(攸县)行政区域界线交会点,位于白竺乡的柘村秘莲花县六市乡的桠杵村与攸县柏市镇的泉康村三村交会处的磨形里,其至高点在山顶上。五为湘、上、醴(醴陵)行政区域界线交会点,位于荷尧镇的善山村和上栗县长平乡的石溪村与醴陵市王坊乡的石山村三村交会处的周公岭北(此处未设界桩),其海拔为673米。

思考与练习:湘东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第二节                 便捷的交通与悠久的历

 

 

 

 

 

 

 

 

 

湘东区境内萍水河向西注入湘江,曾是赣湘之间的黄金水道,浙赣铁路复线及电气化,320国道、沪瑞高速公路三条现代交通大动脉贯穿湘东全境,从湘东到长沙黄花机场,仅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开通的319国道和规划中的长厦战备高速公路将给湘东再插上一对强劲的翅膀,一条河流两条铁路干线,四条高等公路,在8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织成了一个现代交通网,密集快速的车流、物流、人流、信息流将这块热土卷入了现代化的浪潮中。

1953冬,萍乡县城至湘东街的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4公里。这是湘东区的第一条公路。1955年~1956年,由萍乡铁厂(现为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运输上珠岭铁矿的矿石,投资6万元修建萍乡铁厂至上珠岭的第一条专用公路,全长17公里。经过大跃进、改革开放、大办交通几个阶段的发展,公路里程从1970年的237.6公里至2000年发展到1173.552公里。1983年10月实现每个乡镇通行汽车客运。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倡导、民间兴起“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公路建设掀起高潮,进入新的起点,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中期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此后又进行重点改造提高技术等级,接通断头路,总投资达2000万元,改建水泥路9条53.34公里,油路7条92.95公里,县乡道上技术等级公路达56%,中高级路面达16.34%,县级道好路率达70%。

湘东地区的铁路最早起源于萍醴铁路的修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 萍醴铁路竣工通车,全长38公里,在湘东境内长21.458公里,横贯东西,是在湘东区境内最早建成的铁路。1937年,浙赣铁路全线通车,萍醴铁路正式成为浙赣铁路的一段。20世纪80年代,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迅猛发展,铁路运力不足,浙赣铁路年运量只有1800万吨,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1995年,国家投资将浙赣铁路由单线改造成双线,年运量达到5500万吨。姚家洲车站1993年运量仅96.2832万吨,2000年货运需矛盾有所缓解。

我国汉代兴造船水运,至唐代,萍水河西段已是萍乡通往湘鄂两省的重要交能通道。到了宋代,当时朝廷积极提倡开发矿业,萍西煤炭开采,煤炭成为萍水河上航运的主要货源,水上船运迅速发展。宋、元时期,湘东地区不但开采煤炭,而且利用煤炭冶炼生铁、烧石灰,到了明代中期,这些行业已相当发达,所产煤炭、生铁、石灰也主要是通过水路而上运萍乡,下运湖南等地。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是萍西水运业最兴盛时期,无论是北部的萍水河,还是南部的草水河,航运业都空前繁荣。萍水河,古称萍川水。1948年前,10多吨的船从萍乡直航湖南醴陵。20世纪50年代浏公庙至金鱼石全年有3个季节可通航,长22公里。70年代以后,萍水河道淤塞,航运停止。草水,位于区境南部,萍乡四大水系之一,发源于龙台乡上江村游竹坑的过风坳,全长34公里,河床宽40~70米,系无结冰期的常流河,水浅流急。流经龙台、白竺、广寒、东桥四个乡镇,出沿塘村贺家湾流入湖南醴陵的清水江。

历史上的湘东区基本属萍乡县的一部分。远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定居,为西越族的一支三苗族。汉高祖刘邦时,萍乡属豫章郡,为宜春县地。但现在的下埠镇西,老关镇、麻山镇、源并乡南,荷尧镇北,广寒乡、东桥镇、排上镇、龙台乡、白竺乡全部,分别属于荆州长沙郡的醴陵、攸县、安成县地。汉武帝刘彻元兴六年(公元前129年),萍乡属宜春侯国。元鼎五年(前112年),废宜春侯国,复为豫章郡,萍乡属宜春县地至东汉末。三国早、中期,萍乡为吴国扬州豫章郡宜春县地。末期吴帝孙皓宝鼎二年(公元267年),萍乡设县,属安成郡,为豫章、庐陵、长沙三郡接壤地区。自此,湘东地区现各乡镇均归属萍乡县辖。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咸宁年间(265~279),萍乡县属宜阳(宜春)郡,太康年间(280~289)设安成郡,隶属江州,萍乡县亦属江州。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一年(591),废安成郡置袁州,后复为宜春郡,萍乡隶之。武德五年(621)宜春郡更名为袁州,萍乡隶之。五代十国时期,萍乡先为吴国(907~937)属地,后为南唐(937~961)属地。宋代萍乡属江南西道,隶属袁州。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年),袁州属湖南行省,即萍乡属湖南省辖。至元十五年(1282年)复属江西行省,即萍乡复属江西省辖。元咸宗铁穆耳元贞元年(1295年),萍乡升格为州,隶属袁州路(府)。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全国废行省,江西省谓之江西布政使司,萍乡复为县,隶属袁州府。清世祖福临顺治二年(1645年),全国复行省,江西省复名,萍乡县仍属袁州府。1912年冬,萍乡直属江西省。1914年,江西省分豫章、浔阳、庐陵、赣南4道,萍乡属庐陵道。1926年废道,萍乡复直属于江西省。1932年,江西省划分为13个行政区,萍乡属第八区。1935年,江西省划分为8个行政区,萍乡属第二区。1949年7月23日,萍乡解放,其时设萍乡市和萍乡县,9月撤市留县,隶属袁州分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9月,袁州分区更名为袁州专区。1952年9月,袁州专区与南昌专区合并,名南昌专区,萍乡隶属之。1959年11月,南昌专区更名为宜春专区,萍乡隶属之。1960年3月,萍乡设市,但仍保留萍乡县,市、县合署办公;同年9月,萍乡撤县设省直辖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3月,萍乡为省直辖市。1971年1月,萍乡划分为城关、湘东、上栗、芦溪4个县级区。作为萍乡市辖的湘东区诞生了,并直到现今。

湘东因古时隶属“荆”“楚”且位于湘水之东而得名。这里山河秀丽,风光旖旎,人文景观独具魅力,区南的广寒寨钟鼓山重峦叠峰,雄伟瑰丽。城郊的曹源洞甘泉奔涌,景色企业。太屏山上的吴楚古刹建于公元639年,是萍乡佛教四大名寺之一,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落难于此,其母就葬于山上。五峰山的福寿庵仍有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南海紫竹林,五峰山竹山”的诗对至今犹存。傩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湘东的傩保存完好,古朴的傩面傩桥、原始的傩舞傩仪,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外学者来这里寻奇探宝。

思考与练习:

湘东地理位置对湘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三节  工农业生产

 

湘东区的农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良好的种养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湘东区的农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有出类拔萃的人文底蕴。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彭光贤、全国人大历经三届的农业界代表黎筹天、全国人大常委杂交水稻良种专家颜龙安、制种专家张理高,带领广大农民大胆改革、科学种养,夺得了水稻高产,建成了“吨”粮田,发展了现代农业。同时,也存在分散经营,人均增加粮食不多,土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有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植被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应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步伐,从小商品经济向大规模的生产转化。

湘东区的耕地面积到2002年,全区共有耕地148230亩,其中水田130650亩,旱地17580亩。境内耕作土壤以水稻为主,但也包括其他类型的土壤。水稻土、红壤、紫色土是境内的三种主要土壤类型,其中水稻土的肥力最高,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主要作物品种为水稻、大小麦、荞麦、红薯、豆类、粟类(玉米和高粱)、油菜、花生、芝麻、瓜类、茶叶、烟叶、蚕桑、麻类(苎麻和黄麻)、蔬菜等。

全区境内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多为农家自发饲养。主要种类:家畜有猪、牛、羊、兔等,家禽有鸡、鸭、鹅等。此外,还有蚕、蜂的养殖。

湘东区有鱼类48种,分属4个目12个科,全属经济鱼类,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鲤鱼类占72%,其它鱼类占28%。

湘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截止到1999年,江西省二类资源清查数据表明,全区森林覆盖率为60.4%,林地面积达876855亩。林区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白竺、广寒寨、龙台、源并四个山区乡及东桥、麻山两个半山区乡。以杉木林为主,阔叶杂木林、马尾松林及竹林混交林地比较普遍。中、西北部的排上、腊市、下埠、老关、荷尧及湘东镇的巨源、泉塘、新湄、裕升和泉田乡的甘泉等村油茶林较多,也有部分马尾松。此外,多为杂灌、竹筱、铁芒箕等植物。

湘东区每年国民生产总值在33亿元以上,财政收入1.2亿元以上,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区内有萍乡钢铁钢铁责任有限公司、萍乡铝厂、萍乡赣能发电厂等大型企业。还有陶瓷企业80余家,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70%,主要产品有:高铝瓷球、惰性碳化球、高强度碳化球、瓷环、瓷砖等,其中潘塘化工填料公司开发的“强力挂膜滤料”、飞云陶瓷公司研发的“碳化高强高铝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湘东冶化瓷厂研发的“五星龙骨环”获省新产品开发奖。还有化工企业40多家,主要生产KOH液态氯低荧光防化沥青,各种活性碳酸钙等省优、部优产品。其中铬黄陶釉色料等化工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更有建材生产企业110多家,主要生产425#、525#水泥及水泥制品,产品十分畅销。有机械企业20余家,主要生产微型电机、汽车配件、农机配件、陶瓷机械等。有机食品加工企业90余家,主要产品有力牌腐竹、老表牌盐果子、绿源茗茶饮料等,还有各种娱乐餐饮等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

随着生产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经营范围的扩大,湘东区的工业企业逐渐形成了采掘业、建材工业、机械制造业、陶瓷工业、冶炼铸造业、化工业、造纸业、包装业、印刷业、鞭炮烟花工业、食品业、塑料业、竹木家具业、制鞋成衣业等主要工业部门,但高科技、高经济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十分欠缺。

思考与练习:

1.湘东的农业有何特点?

2.调查湘东农业生产的现状,并写出相应调查报告。

3.湘东的工业有何特点?

4.调查湘东工业生产的现状,并写出相应调查报告。

 

第四节  环境污染和治理

 

新中国成立之前,湘东工业不发达,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村沿袭传统生产方式和和耕作技术,虽有小规模工业生产和几家私营小煤矿,排出的少量废水、废气、废渣,均被自然界自身净化功能处理掉,或未超过生态环境允许的程度,境内山青水秀、土壤肥沃、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平衡。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特别是1957年以后,萍乡钢铁厂(现更名为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萍乡电厂(现更名为赣能萍乡发电厂)、萍乡铝厂、萍乡造纸厂等大型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当时没在考虑环境保护,工业“三废”直接外排。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湘东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到1989年,经调查,有污染的乡镇企业达1240家,尤其是湘东镇多数发展水泥、化工、电镀等行业,下埠镇以陶瓷工业为主,这两个乡镇是湘东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两个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占全区乡镇企业排污量的45%,加剧了城乡的环境污染。加上山区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严重,农村普遍施用化学农药、化肥,与工业污染一起,造成“三废”污染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越来越大,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城乡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湘东区的水污染主要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并且以煤炭工业为首,其次是电力工业、造纸工业、冶金工业和水泥工业。河水水质恶化,有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石油类、汞出现严重超标。其中以萍乡河湘东段黄花桥断面污染最为严重。黄花桥断面位于湘东工业区主要工矿企业废水排放口以及湘东镇地区生活污水排放的下游,受纳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年年超标,经市环保局测定,1983年均值为标准值的279倍,生化需氧量、铅等也超标,水体红白相间极浑浊。

湘东大气污染主要因水泥、炼钢、发电、炼铝和陶瓷窑炉烧煤,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由于地理现象原因,全年平均风速低、静风频率大,云层结构稳定,使大气环境自我净化能力变差,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从而构成湘东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污染负荷比为6175%

在湘东城区,有320国道和浙赣铁路从中贯穿,加之萍乡市几个大型企业都集中在这里,从而车流量非常大,也给湘东城区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目前,湘东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由于城区内未形成环城公路,公路干线穿过城区中心,使交通噪声成为城区的主要噪声源。

2002年监测湘东城区噪声,泉湖垅居民区,白天655分贝,夜间54分贝。新街居民区白天为472分贝,夜间为436分贝。城区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还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固体废物是全区的一项特征性污染,主要来源于煤炭开采中的煤矸石、电力工业生产中的粉煤灰及炉渣、冶炼工业的钢渣、水渣及生活用煤灰渣等。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历年累计堆量在逐步上升,1989年乡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达7756万吨;1996年为15947万吨;2000年全区累计固体废弃物量达19548万吨,占地1674万平方米。

因人们对环境保护缺乏认识,乱砍滥伐严重,大面积森林遭到很大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床淤塞和升高。区内矿山无证无序开采现象严重,对生态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破坏,损毁植被,水土严重流失。土地失去了储水调节能力,增加了地面径流,导致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流失,土地肥力下降,抵御大自然水、旱、风灾的能力减弱,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湘东区人民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进行污染治理:

1.坚决治理老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2.实行乡镇(厂)长环境质量责任制。

3.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审批制度。

4.扩大排污收费征收面,建立污染治理基金。

5.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环境知识提高乡镇一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水土保持工作,贯彻“防重于治、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区规划、综合治理、防害兴利”的方针,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1980年后,湘东区开始对全区的水土流失地区进行有步骤的治理,大力倡导封山育林,植树造林,认真落实林权政策,改造荒山荒坡。到2002年底,森林自然储蓄量大大提高,全区植树造林面积达37015亩,封山育林118800亩,城市绿化覆盖率也不断扩大。近几年,对矿山无证无序开采现象作了认真整治和遏制。

 

思考与练习:

1.湘东的环境问题有何特点?

2.对湘东某个乡、镇或村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五节  湘东旅游资源

 

湘东境内山清水秀,山色与水光交相辉映,自然景观星罗棋布;湘东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人文景观比比皆是。

一、自然景观

1.山体风光

湘东地区的山均属罗霄山脉,主要有太屏山、五峰山、仙峰岩、婆婆岩等。

大屏山位于荷尧镇,与湖南礼陵接壤,属罗霄山脉中段,主峰海拔615.7米。大屏山风景秀丽,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溶洞遍布,夏季山内气候凉爽,是游人避暑消夏的良好去处。大屏山还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寺庙道观遍及全山。她是赣西一处集风景、文化、宗教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大屏山总共有景点40多处,主要游览点有:摇头摆尾青蛙风动石、松鼠登仙石、吴楚古刹、景秀仙祠、香山庵等。

五峰山位于东桥镇、腊市镇、麻山镇交界处,与太屏山、杨歧山和武功山一起并称为萍乡四大名山,五峰山山顶五峰相连,最高峰海拔有644米。这里风光秀丽,山林面积5.3万亩,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前列;五峰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间有先有五峰,后有武功之说,庵福寿庙就是祀奉周朝得道李氏仙娘的。宋代庐山东林寺住持慧远衣钵教徒密老和尚来萍乡阐扬佛法,居于五峰山隐迹修道,自此,五峰山名声更大,引来不少文人来此揽胜。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与密老关系很好,曾上五峰山,在福寿庵前留下了诗对。山上古木参天,犹如林海。每至春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争芳斗艳。五峰山还盛产方竹,有南海紫竹林,五峰方竹山之说。主要景点有五峰寺、福寿庵、圣忠寺、龙潭、石菩萨等。

仙峰岩位于麻山镇北边仙峰村境内,东连麻山镇大山村大山冲,西靠萍乡青山镇马岭、北邻萍乡市郊区略下村,面积约四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27.4米。顶峰有巨石巍然耸立,峰东侧为高三十丈的悬崖峭壁,且自北向南延伸,形成一道天然石屏,地形险要。站于峰顶的巨石上,萍城景色便可尽收眼底。岩壁有石洞数穴,深者达七八华里,仙姑庙便依山伴岩建于巨石之下。仙峰岩风景秀丽,竹木繁茂,遍地奇花异草;山上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犹如人间仙境;竹鸡野兔穿梭其中,更是美不胜收。

 

2.水域风光

湘东水资源丰富,并有其鲜明的特点:水质优,集水面积大。全区的涌泉飞瀑,潺潺流水,比比皆是。

3.湖泊景观

湘东的湖多为人工湖——水库。它除了具有蓄水、发电、灌溉、养殖的功能外,还有旅游观光的功能。其中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有会双水库、南岗口水库等。

4.名泉风光

因地质、岩性、气候原因利于形成佳泉,湘东的泉资源难以计数。老关镇黄岗岭处有一奇泉,泉水清甜甘洌,终年不涸,也从不溢出,总能保持一定的水位,被称为“仙水”。排上镇沸水村有一热泉,水温达35℃,沸水村就是因此而得名。

5.瀑布景观

湘东境内有几处瀑布,位于广寒寨乡高仓村的黄沙洞瀑布具有较大的游览价值,该瀑布落差20米,水流缓慢而不湍急,水质清澈,加之两岸林木繁茂,景致尤为优美,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6.溶洞景观

溶洞属于喀斯特景观,湘东境内的溶洞有曹源洞、土壕龙洞、婆婆洞等,均具有极高的游泳观赏价值。

7.边寨风光

湘东区有三寨:钟鼓寨、马脑寨以及黄忠寨,素有“萍乡的九寨沟”的美誉。

二、人文景观

1.寺庙

吴楚古刹、浏公庙、仙姑庙、白云寺、遍布各地的傩神庙。

2.古代遗址

插岭关古城墙、革命遗迹。

3.民俗文化

2007年被国家评为非物质文化的湘东傩文化、湘东农民钢管乐兴起于1983年,并在1987年被江西省文化厅命名“农民钢管乐之乡”。

思考与练习:

1.湘东的旅游资源有何特点?

2.如何发展湘东的旅游事业?

 

编辑:汤少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西萍乡湘东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西萍乡湘东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湘泉西路93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