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论文 >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2017年11月13日 12:44:04 访问量:7843 作者:贺秋萍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单位:萍乡市湘东中学 作者:贺秋萍 

[文章摘要]信息技术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正确利用信息技术,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产生的作用,以及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实践性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整合  探究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作用,促进了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给语文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在中学语文多年的教学中,本人初步探讨出一条正确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选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提高语文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路子。以下简单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在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的诗歌,它们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然而,由于受语文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制约,常常使许多本来美不胜收的语文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其强大的超文本功能,多渠道的学习传递方式,对语文教学旧有的模式体会提出了挑战,为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信息技术以其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本人在教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课前导入: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伴随着雄壮高昂的音乐,学生仿佛进入了三国战场。欣赏完后,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同学们一直认为调子激昂慷慨、豪壮,然后把学生引入到对苏轼豪放词的学习。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我们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可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感染学生。如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古时恋人分别的场面:在暮色苍茫时分,一场大雨刚刚停止,一对恋人正手拉手,女子正用手巾擦拭眼泪,男子含情脉脉地望着女主人公,依依不舍,并附上文字“多情自古伤离别,又一对心爱的人儿,又要离别了”。在这里,信息技术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化、视频等有机等同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效果,营造氛围,从而打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那种难舍难分的离情。

再如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荷塘月色》时是这样导入的 :先播放多媒体课件朱自清的《匆匆》、《春》、《背影》,给学生形象及文字的感受。然后,进行了这样的激情讲述:我们读过朱自清先生这些脍炙人口的散文,使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惜时如金的智者形象”和“一个热爱自然、渴望青春的人”,也看到了父亲越过站台给“我”买桔子的情景。这些都是他用饱蘸深情又富有灵性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优美的画卷和刻画出感人的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又一美文《荷塘月色》,你们想不想去欣赏,同学们跃跃欲试,异口同声的说:“想去欣赏”。教师揭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宁静、淡雅、柔和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去欣赏荷塘上的月色。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实施严格的控制,但结果教学效率低,学习效期短,往往辛苦教会的东西很快就遗忘了。而利用信息技术,不仅教学效果好,教师没有那么辛苦,而且可以拓展延伸,发散学生思维。如我在教富兰克林《美腿与丑腿》时,在讲完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列举了许多乐观面对生活的名人的事例,如:霍金、爱因斯坦、海沦勒、张海迪等,还欣赏了几篇关于乐观面对生活的优美的散文,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发散了思维,使课文内容得到拓展和延伸。

四、语文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让教师在课堂内游刃有余,让学生在课堂内更兴趣盎然,使学生自身的创造性素质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因而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师在备受指责的困境中似乎看到曙光,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中,效果极佳,无可挑剔。但是,也有许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信息技术就无法教学,以下是笔者对某些误区以及解决对策的分析。

1.为用而用

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信息技术进课堂。:如:有位教师在教《致橡树》时,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课堂。尽管“化蝶”与《致橡树》都涉及爱情这一相同的题材,但《致橡树》重在表现一种现代爱情观,即木棉(女性)在橡树(男性)面前的独立和自尊;而缠绵悱恻的“化蝶”则表现了古人在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那种无奈和伤感。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再如:一位教师在教《我的空中楼阁》时,请美术教师画了大量表现“空中楼阁”独特意境的图片,笔者认为,图片的表现力并不能与文字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相比。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处于狭隘的功利注意,运用信息技术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盲目“拿来”。

目前,真正能制作语文课件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课件有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它缺乏认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它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它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3.违背语文教学规律

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却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谈何来的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的。

面对误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中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解决对策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适用性原则,二是适量性原则,三是适当性原则。必须认清:(1)信息技术其实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因而,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辩证关系,不能盲目利用。(2)信息技术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主媒体的关系:利用它,课本是主媒体,根据课文,我们必须以大纲为主,以课文为主。(3)我们要弄清电脑与人脑的关系: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脑,电脑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4)不可盲目一味地信赖信息技术,合理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语文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我们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的符合认识规律的道路,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才能让信息技术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让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信息技术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书目]:

1.浅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误用 》2005(10) 肖红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编辑:汤少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江西萍乡湘东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西萍乡湘东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湘泉西路93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